6月30日,以“砥砺携手同行,共创绿色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中非农产品产业链合作高端研讨会在长沙成功举办。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张灼华、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于健龙、中非发展基金董事长宋磊、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国别司司长阿伽什·沙、湖南省贸促会会长杨爱云等出席研讨会并致辞,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张向晨视频致辞。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张灼华表示,湖南大力推进农业产业链建设,统筹规划了15条省级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2022年湖南对非贸易额较2020年实现翻番。湖南将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九项工程”,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农业企业集团、认定一批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促进杂交水稻和农机全产业链走出去,全面深化对非经贸合作,为中非农产品产业链合作打造“湖南样板”。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于健龙表示,农业是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在当前全球产业体系加速重构,产业链断链风险不断上升的大背景下,深入推进中非农业产业链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将积极同非洲国家分享农业发展经验和技术、支持非洲国家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水平,推动农业产业链建设和农产品贸易发展,帮助非洲国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自主和可持续发展。 湖南省贸促会杨爱云会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中国和非洲一定是最理想、最放心、最愉快的合作伙伴,中国和非洲合作的前景一定最为宽广,中非合作尤其是农业农产品产业链的合作一定是将来中非合作最具潜力的领域。 会议还从“发挥合作机制效能,确保稳定、透明、可预见的发展环境”“顺应后疫情形势发展,准确研判中非农业合作机遇和挑战” 以及“践行全球发展倡议,深化中非农业产业链合作”三个层面进行研讨,中国商务部原副部长、世贸组织原副总干事易小准,中国驻乌干达、赞比亚原大使李强民,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农业部负责人,毛里求斯、卢旺达、莫桑比克驻华大使等来自中国与非洲的近20位政府部门、学者专家、企业和金融机构代表参与了研讨,探讨了中非农业合作的机遇与挑战,分享了关于农业产业链升级、可持续发展和合作模式的经验和见解,为中非两国的农业合作指明了方向,为推动中非农产品产业链合作迈上新台阶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来自20余个非洲国家的部长、大使和政府官员,以及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联合国贸发会议等多个国际组织,连同学术界、商协会、企业代表共3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与阿里巴巴国际站签署进一步深化合作的意向书,湖南中德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与中大科技加纳有限公司签署废旧金属塑料回收循环项目合作备忘录。清华大学唐晓阳教授发布了《后疫情时代中非农业产业链合作报告》,长沙海关吴昊副关长对输华食品准入政策进行了介绍。 本次高端研讨会由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合作主办,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非发展基金、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湖南省分会、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国别项目司、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等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