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湖南省分会
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强化绩效和责任意识,加强财政支出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省级预算绩效自评和部门评价工作的通知》(湘财绩〔2024〕1号)的有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现将我会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如下:
一、部门概况
(一)职能职责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湖南省分会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分支机构,属联合性社会团体,是由湖南省经贸界有代表性的人士、企业、协会和团体组成的全省民间对外经济贸易组织。其主要职能是:(一)开展全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和文化、技术、金融等交流的促进工作,为全省企业提供国际联络、国际展览、国际培训及国际经贸法律、信息、经贸业务代理服务。(二)开展全省国际招商引资的促进工作。参与全省大型的招商引资活动,协助省政府承办招商会、洽谈会。(三)开展同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贸易界、商协会和其他经贸团体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的联络工作,邀请和接待外国经济贸易界人士和代表团组来湘访问,组织湖南省经济贸易、科学技术代表团、企业家代表团、贸促会(商会)代表团和省政府授权组织的高级代表团出国(境)访问和考察。有选择地在国(境)外设立代表处、联络处及常驻代表处。组织、参加或与国外相应机构联合召开国际会议。(四)负责全省出国举办经济贸易展览会的归口受理、报批工作。代表湖南省参加国际展览局活动,参与以省政府名义在国(境)外主办湖南经贸展览会的组织工作。(五)开展国内外民间经济贸易有关调查研究和经济贸易信息的搜集整理、传递和发布工作。(六)指导、协调省内各地方贸促分支机构、行业支会和县(市)国际商会工作。(七)为国内外经贸企业和组织提供有关国际经贸、金融、投资、技术转让等方面的法律咨询工作。在中国国际商会有关组织的指导下,调解涉外经贸纠纷,接受委托代理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受理海事仲裁事务。出具湖南省出口商品原产地证明书,签发和认证对外贸易和海上货运业务的文件及单证。(八)承办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机构设置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湖南省分会1996年正式单列为正厅级机构,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财政全额拨款的群众团体机关。机关内设六个部室,下设二级机构湖南省贸促会国际交流中心,为自收自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三)人员情况
截止2023年12月31日,我会机关现有编制54人,实有人数54人,其中厅级干部7人(包括一级巡视员2人),二级巡视员2人,处级干部30人,其他10人,在职工勤人员5人。退休人员37人(其中厅级干部10人,处级干部24人,其他3人)。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2023年我会支出决算总额6078.4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决算总额1933.34万元,项目支出决算总额4145.12万元。
基本支出主要是为保障部门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用于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等公用经费。
2023年基本支出1933.34万元,较上年(2139.61万元)减少206.27万元,下降9.64%。具体为:
1.人员经费1497.79万元,占基本支出的77.47%,较上年(1745.99万元)减少248.20万元,下降14.22%,主要原因是2023年人员奖励暂缓发放等。
2.公用经费435.55万元,占基本支出的18.4%,较上年(393.62万元)增加41.94万元,上升10.66%。主要原因:一是机关大院分摊维修费用增加;二是增加3名劳务派遣人员费用。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我会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无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
我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情况:无
五、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我会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情况:无
六、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2023年,全省贸促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坚持服务大局、服务企业,坚持强基赋能、创新提质,各项工作齐头迈进,为打好湖南经济“发展六仗”、推动湖南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了贸促力量。我省贸促工作获省委省政府领导、中国贸促会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12次,在2024年全国贸促工作会议上,湖南省贸促会做典型发言。
2023年我会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评分96.34分。各项指标评分情况详见《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附件2)。主要绩效情况如下:
(一)运行成本方面。
2.公用经费控制率97.71%。
2023年公用经费控制率97.71%=(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435.56万元/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445.75万元)×100%。
3.“三公”经费控制情况。
2023年“三公”经费全年预算134.79万元,全年支出133.89万元,较去年(78.29万元)增加55.6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83.24元,较去年(3.66万元)增加79.58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38.27万元,较去年(64.60万元)减少226.33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12.37万元,较去年(10.03万元)减少2.34万元。
“三公”经费控制率为99.33%=(“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133.89万元/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34.79万元)×100%。
(二)管理效率方面。
1.预算执行率73.4%。
2023年财政拨款收入8281.70万元,2023年财政拨款支出6078.46万元,预算执行率为73.4%。
2.在职人员在编制控制范围内。
2023年在职人员控制率100%=(在职人员数54人/编制数54人)×100%。
3.预决算信息公开透明。
2023年,我会科学合理地编制了部门预算,认真细致编制了2022年度部门决算。按照统一要求和部署,于2023年2月21日在门户网站公开了2023年度部门预算,2023年8月31日公开了2022年度部门决算。对2022年度部门整体支出进行了绩效评价,按要求上报绩效评价报告并于2023年6月29日在门户网站上公开。
4.项目政府采购情况。
2023年我会政府采购预算总额5476.54万元,实际采购3754.15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103.78万元、政府采购工程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3650.37万元,政府采购执行率为68.55%。
(三)履职效能、社会效应及工作开展等方面。
1.服务对外开放大局有新举措。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指示精神,精心组织参与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毛伟明省长、张迎春常务副省长率团出席开幕式及有关活动,21家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参展,1700余人的采购团参与对接洽谈,规格规模居各省市前列。中国贸促会任鸿斌会长、省政府毛伟明省长对我省的参展参会工作给予表扬和肯定。在参与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我会组织湖南企业与30家境外商协会机构对接采购,利用EHN平台组织20场次产业对接,达成合作协议1亿余元,现场成交500万元。长沙、郴州、衡阳、益阳、株洲、湘潭、张家界、湘西等地贸促会利用进博会平台聚资源、引项目,收到良好效果。积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组织湖南建投、中联重科等5家湘企参加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企业家大会,湖南建投集团与斯里兰卡签署科伦坡港口城投资合作四方框架协议。组织8家湘企参加第十六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中联重科与厄瓜多尔企业达成了代理合作意向。推荐三一重工等3家企业参加首届全球工商法治大会并做典型发言。积极参加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国际商协会大会、中非妇女论坛等全球合作平台并做代表性发言,向全球工商界推介湖南。
2.扩大国际“朋友圈”有新成效。全年共接待外宾来访考察33批次,拜会53家驻华使领馆和商协会,与16家境外商协会新签友好合作协议。用心服务对外交往。配合做好毛伟明省长会见老挝自然资源与环境部部长本坎·沃吉拉一行,省委副书记李殿勋出访德国、法国、西班牙,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迎春与吉尔吉斯共和国经济和商务部副部长阔加耶夫·舍拉里耶维奇等18个国家代表座谈等对外交往相关服务工作。精准对接重点地区。深度参与中非经贸博览会,高水平承办中非农产品产业链合作高端研讨会、“走进加蓬”投资合作推介交流会。娄底、邵阳等地组织15家企业出访东盟,签订12笔贸易订单,达成30个合作意向。长沙市、株洲市贸促会组织了“德企长沙行”、“德企株洲行”活动,有效开拓了两市企业与德国商协会、企业之间的联络渠道。务实开展经贸合作。成功举办湖南-洪都拉斯经贸合作座谈会、湖南-拉美经贸合作洽谈会、中国(湖南)-美国经贸推介会、中美轨道交通圆桌会议等经贸交流活动,稳固“经济外交”的压舱石。
3.推动外贸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有新作为。2023年,我省外贸形势严峻,面临诸多挑战。全省贸促系统迎难而上,主动担当,凝心聚力推动湘品出海,想方设法增强外贸新活力。着力提升办展水平。成功举办了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湖南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湖南绿色发展博览会,累计展览面积17.1万平方米,近1200家国内外企业参展,共签约项目81个,签约金额310亿元。株洲、长沙、岳阳贸促会在“轨道交通博览会”“通航展”的筹备中勇挑重担,做出了贡献。衡阳首届“输变电高峰论坛”、邵阳首届中医药大会、永州箱包皮具博览会、娄底农机供需推介洽谈会、常德农博会等活动,助力当地产业发展,广受政企好评。着力助推企业出海抢订单。长沙、郴州、湘潭、永州、娄底、益阳、岳阳、衡阳等地贸促会与省贸促会国际交流中心共组织159家“专精特新”企业走出国门,参加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香港国际茶展、马来西亚农业科技展等12个国际性展会,开展30多场推介交流、商务对接、考察调研等活动,促成合同订单3.5亿余元。着力提升企业外贸能力。联合有关机构先后举办了外贸业务培训9场次,培训外贸专业人员1500余人。优化出认证程序,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全系统共为外贸企业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3.72万份,比上年同期增长27%,其中签发自贸协定项下优惠原产地证9607份,货值13.32亿美元,为企业减免关税0.7亿美元。岳阳、株洲、娄底、郴州、益阳、怀化、常德等贸促会对企培训效果突出。
4.商事法律服务再上新台阶。扎实开展涉法培训。围绕企业应对贸易摩擦、海外风险防控等课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1100多从业人员提供商事法律培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联合有关机构举办“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发展论坛”,为近百家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与转化相关咨询及指导。湘潭市贸促会积极向中国贸促会申报设立“中国贸促会自贸协定(湘潭)服务中心”并获批,承办了中国贸促会2023年首场“自贸协定政策解读与利用培训会”。深入做好“合规体检”。举办湖南企业国际化经营合规风险排查系列活动,为350余家外贸企业提供“合规体检”服务。根据企业的需求,为27家企业提供《重点国家企业合规指南》。深度参与“湖南省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及时提供经贸摩擦预警。定期收集和分析与国际经贸摩擦相关的政策、法规、案例等情况,通过有关平台及时发布500余条预警信息。
5.应用型智库建设喜开新局面。为政府建言。结合“走找想促”活动,会领导分别领题,赴14个市州30家重点外贸企业、21家外资企业、36家参展企业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22场次,《谨防我省中高端制造业产业链外迁加速》《湖南工程机械走出去之“困”》等调研报告获沈晓明书记、毛伟明省长、张迎春常务副省长、周海兵副省长批示。政务信息获省直同类单位第一名,2篇稿件获全省年度优秀稿件(全省共30篇)。怀化、永州等贸促会的调研报告获得市领导批示。为企业献策。高质量编写《湖南外资企业发展报告》,相关建议被上级部门采用。认真编撰《“一带一路”沿线及重点国家贸易与投资政策法律研究报告》(泰国、尼日利亚篇),系列丛书成功入选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2023年度“法治为民办实事”省级项目。为外宣聚力。精心策划和组织了绿博会、通航展、轨博会等重点经贸活动的宣传,有力宣传推介了湖南产业发展优势和博览会成果。长沙市贸促会策划播出全省首档全英文访谈节目《Talk Changsha》、工业IP探厂视频《Made in Changsha》,影响广泛。
6.贸促系统建设迎来新气象。主题教育扎实有效,在巡回指导组组织的随机测评中,主题教育总体评价“好”的占98%,“较好”的占2%。我会调查研究和建章立制相关经验做法2次受到省委主题教育办的充分肯定。巡视整改严肃认真,巡视反馈提出的四个方面48个具体问题,已经完成整改或基本完成整改46个,完成率95.8%。持续深化清廉贸促建设,举办了“清廉贸促,建设有我”主题朗诵会,组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反面典型警示教育,认真落实谈话提醒制度,严格实行对出国(境)人员意识形态和外事纪律教育。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出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十条意见》,倡导树立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加强岗位练兵,选派3名同志参与乡村振兴、1名同志到中国贸促会驻印度尼西亚代表处挂职、1名同志到县市区挂职锻炼。积极稳妥推动湖南国际商会改革,新成立中国国际商会湖南商会跨境贸易专业委员会、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出口专业委员会。
(四)展会活动成果
1.成功举办2023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
2023年12月7日至10日,2023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在株洲成功举办。本次博览会由中国贸促会、省政府共同主办,省贸促会、省工信厅、省人社厅、长沙市政府、株洲市政府共同承办,以“智慧轨道·联通未来”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模式,举办了“1+4+6”(即1场开幕式暨主论坛、4场平行论坛、6场配套活动)及企业开放日、公众开放日活动,气氛热烈、成果丰硕、影响广泛,效果超出预期。展览面积6万多平米,中国中车、中国中铁、美国卡特彼勒、美国康宁、德国巴斯夫等387家企业参展。展会期间,发布湖南省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重点招商项目22个,总投资458亿元;签约项目19个,总签约金额203亿元。大会期间,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110多家主流媒体发表稿件1000余篇,15条特色短视频浏览量过100万,2条播放量超400万。通过全球通讯社联盟(亚洲网)在欧美、亚太、拉美等地区11个国家发布通稿,海外转载网站总量达460家,三天浏览量超6000万。省主要领导给予了肯定性批示。
2.成功举办2023湖南(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
2023年9月21日至24日,2023湖南(国际)通用航空产业博览会在长沙、株洲成功举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组委会按照伟明省长“打出品牌、创出特色”的批示精神,紧盯“圆满、精彩、安全、有序”目标,精心组织,精诚合作,打造了一个集展览展示、经贸洽谈、赛事体验、大众科普于一体,汇军、地、协、企、校于一台,融线上线下、动态静态于一展的经贸盛会。展览面积8万平方米,省外参展面积增长37%,央企参展面积增长15%,参会规模、参展企业、客商层次等均超过往届。18场论坛对接活动场场爆满,3天观展人数达24.1万人次、专业观众3万余名,创历史新高;株洲动态飞行表演精彩纷呈,3万多名观众现场观看。筹办、举办期间,省内外近100家媒体、300名记者先后参与报道,各媒体刊播原创性报道500余篇(条),网络浏览量超6亿次,展期抖音热榜排名前10。省主要领导给予了肯定性批示。
3.成功举办第四届湖南国际绿色发展博览会。
2023年7月28日至30日,第四届湖南国际绿色发展博览会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协办单位秉承“精致办展、专业办展”原则,聚焦绿色环保产业链、科技链、人才链、金融链协同促进,全面提升展会“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合力打造了一场海内专业人士共襄共享的绿色发展盛宴。展会规模3.1万平方米,吸引了400多家国内外企业参展,举办了12场主题活动,专业观众4000多名,发布了绿色产业招商引资项目156个,10多家企业在展会期间成功签约,金额累计1.8亿元。展会期间,湖南企业国际化经营服务平台(EHN)开通网上博览会,注册供应商310家,上传产品数1020个,举办线上洽谈、主题推介等活动22场,访问量10余万人次。省主要领导给予了肯定性批示。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年中追加预算占比较高
2023年初预算批复数6482.87万元,年中追加2429.70万元,申请财政收回项目结余资金630.87万元,2023年度预算总额8281.70万元,预算追加率37.47%。其中,年中追加项目拼盘资金2360.9万元,占年中追加预算97.16%。
2.预算执行率偏低
2023年预算执行率为73.4%,执行率有待提高。主要原因:一是经贸活动因第三方审计未完成,部分尾款未支付。二是项目监督措施效率不高。
3.绩效评价中个别指标设置不够合理
一是项目活动绩效目标中个别三级指标值设定偏低。二是因出国经费预算指标限额等原因,部分境外活动取消,项目绩效目标指标未及时进行调整。
4.展会签约项目落地率不高
三大展会现场意向签约个数多,但后期签约项目跟踪不及时,签约项目落地率不高。
八、下一步改进措施
1.科学编制部门年度预算
一是科学编制好年度预算。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要求科学合理编制部门年度预算。二是减少年中追加预算。对于年中临时追加任务所需费用,严格按照财政预算管理有关要求,逐级申报报批。三是对年中追加预算,严格按照预算要求细化到具体项目和经济类科目。
2.不断提高部门预算执行率
一是对临时取消或推迟举办的项目活动,应时调整项目和预算,不断提高预算执行率。二是加快推进项目活动第三方审计进度,争取项目尾款尽早支付。
3.合理设置绩效评价指标值
一是科学合理设置绩效指标值,不断加强项目绩效管理水平。二是因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项目活动推迟或者取消的,应及时调整设置绩效指标值,确保绩效评价指标科学性、合理性。
4.跟踪落实签约项目成果
建立跟踪落实机制,配合有关部门推动项目落地投产。对于博览会期间签订的各项协议、达成的合作意向,加大跟踪对接力度,提高项目签约率、落地率和资金到位率。
九、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对我会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中发现的问题将进一步加强改进,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将按照要求于6月30日前在我会门户网站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十、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无
附件:1.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基础数据表
2.2023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表
3.2023年度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湖南省贸促会
2024年5月17日